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国秦腔会演 秦腔艺术论坛:听专家“漫谈新秦

来源:民族艺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为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重要组成部分,5月16日上午,以“漫谈新秦腔”为主题秦腔艺术论坛,在陕西省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梦榆,和参加本次会演

作为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重要组成部分,5月16日上午,以“漫谈新秦腔”为主题秦腔艺术论坛,在陕西省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梦榆,和参加本次会演“一剧一评”活动的专家、省内戏曲院校的师生代表、和各界市民约2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青海省艺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联合主办,陕西省图书馆协办。

论坛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戏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王馗,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柳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副主席李梅,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顾问王正强等四位重量级嘉宾围绕“新秦腔”从学术上进行了探讨。

李梅以《唱响新秦腔,永远跟党走》为题,从“新秦腔”的提出、到“新秦腔”的发展阶段及艺术实践和秦腔现代戏创作感悟,回顾总结梳理了自民众剧团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80多年的艺术发展历程。

柳萍以“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为题,分享了宁夏秦腔现代戏“三部曲”《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的探索与启示,她说《花儿声声》空间的自由性,《狗儿爷涅槃》新颖的叙事结构以及《王贵与李香香》表现样式的现代性均为宁夏秦腔人在坚守戏曲本体基础上的大胆尝试。

王正强谈了自己对“新秦腔”这一概念的理解,认为所谓的新秦腔应是在继承传统旧秦腔基础上,通过改革发展,具有一定时代精神的秦腔艺术。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一点一点的优胜劣汰,一步一步的超越传统,一段一段的接近或者实现这一新秦腔的愿景。

王馗认为,新秦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概念,现在的新秦腔应该是革命文化对旧的戏曲艺术的不断注入和创新发展。并从非遗保护的角度谈了对于秦腔艺术,对于中国戏曲保护传承问题的思考,即制度保护,专业保护和生态保护。提出今天的戏曲艺术应提倡多样化,通过多元观照把戏曲艺术体系充分建构起来。

论坛采取开放式举办,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有5万余人在线上观看了本次艺术论坛。在论坛互动环节中,观众提出了“新秦腔与传统秦腔艺术如何完美结合”“秦腔从什么时候开始由声腔的概念变成剧种的概念?”等专业性的问题,嘉宾一一给予了精彩解答。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 网址: http://www.mzyszz.cn/zonghexinwen/2021/0519/724.html



上一篇:内蒙古突泉县大力弘扬特色民族文化和传承非遗
下一篇:国际博物馆日哈尔滨轻工业学校非遗技艺走进民

民族艺术投稿 | 民族艺术编辑部| 民族艺术版面费 | 民族艺术论文发表 | 民族艺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民族艺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