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族艺术》编辑部征稿[10/30]
- · 《民族艺术》杂志社刊物[10/30]
- · 《民族艺术》期刊栏目设[10/30]
- · 《民族艺术》数据库收录[10/30]
- · 《民族艺术》投稿方式[10/30]
- · 民族艺术版面费是多少[10/30]
水的民族 葫芦情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最葫芦”走进傣族 编者按: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之际,曲阜师范大学扈鲁
--“最葫芦”走进傣族
编者按: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百年华诞,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之际,曲阜师范大学扈鲁教授积极承担文化使命,在其领衔编纂《葫芦艺术丛书》的过程中,记录了我国各民族异彩纷呈的葫芦文化,并策划了五十六个民族用葫芦祝福伟大祖国的活动。五十六个民族先后接力,各民族儿女身着特色民族服饰,手持带有民族元素的彩绘葫芦共同为祖国喝彩,展现了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奋进,亲如一家,共奔美好未来的动人画卷。今天,让我们跟随扈鲁教授的脚步,走进傣族,看一看他们与葫芦的故事。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傣族村寨多分布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
2021年2月1日、4月18日,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化馆馆长李剑锋继分两次为《葫芦艺术丛书》“福禄万象--民族葫芦彩绘艺术”一卷采集了珍贵的傣族图像。李剑锋馆长深入到景迈山古茶林的傣族村寨帮改,进行葫芦与傣家人的主题拍摄。
第一次拍摄时,选择了一户传统傣族民居作为背景。地处西双版纳的傣族建筑因受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经济、科技等社会环境的影响,民居以优美灵巧的“干栏式”建筑为主。楼近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约2米多,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顶为双斜面,多覆以编成的“草排”屋顶。这种干栏式竹楼的妙处是下可避湿,上可避热,同时还能避免虫兽的侵袭。拾级登楼,有走廊、晾台,可以晾物、纳凉。而且建筑材料来源方便,就地取材,十分经济。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和经济的发展,傣家的民居建筑用料现在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地方开始以混凝土砖瓦结构代替竹木结构,但还保留了传统的屋帽的外形。
三位傣族姑娘手捧葫芦合影
图中三位傣族姑娘笑容明媚,身着窄袖短衣和筒裙,她们将葫芦托举于左肩,葫芦的色彩与服饰的色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姑娘背后是景迈山古茶林,这里的傣族人就生活在古茶林里,以茶为生,茶业经济是他们的支柱产业。
葫芦上的彩绘内容均是根据傣族民族特色进行创作,图腾符号具有浓郁的傣族风韵。傣族的艺术作品多以动植物为题材,葫芦彩绘亦是如此。站在中间的傣族姑娘手捧的葫芦上绘制的是用傣族文字和汉族文字共同书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傣族群众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傣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傣族姑娘手捧葫芦
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之美称。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泼水节一般是三天,前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节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之后,妇女们各挑一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泼水祝福。接着成群结队四处游行,泼洒行人以示祝福。图中女子所持的葫芦上所绘的便是傣族青年身着民族服饰、挂着象脚鼓载歌载舞,互相泼水,互相道祝福欢度泼水节的热闹场景。
傣族人展示葫芦细节
长者手中这只葫芦上绘制的内容由几何图案、孔雀图案和文字组成。每一种图案的色彩、纹样都有特殊的含义。红、绿两种颜色代表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文字内容是用傣族文字和汉族文字书写的,其含义是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傣族姑娘手捧葫芦合影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四月份,李馆长又深入傣族村进行了第二次拍摄。四月的西南大地,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气候宜人。傣族女子手持长柄葫芦,站在繁花盛开的花丛中,笑语盈盈,婀娜多姿,花美,人美,葫芦更美。在一棵葱郁沧桑的古树前,傣族儿女身着民族特色服饰,手持画有本民族元素的精美葫芦。古老的大树仿佛见证着傣族悠久的发展历史,而葫芦见证着不同文化的交流共生。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 网址: http://www.mzyszz.cn/zonghexinwen/2021/0512/702.html